我院共设2个博士后流动站点:生态学博士后流动站、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生态学博士后流动站
一、流动站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博士后流动站于2012年增设,现有合作导师16人,研究方向涉及植物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信息学等;拥有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两大重点研究基地。近年来,华师大生态学科发展效果显著,已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市一流学科(A),在第三届全国学科评估中并列第三。
岗位 |
姓名 |
联系电话(座机) |
|
站长 |
陈小勇 |
021-54345370 |
xychen@des.ecnu.edu.cn |
秘书 |
宋 萌 |
021-54341162 |
二、流动站合作导师
姓名
|
研究方向
|
办公电话
|
邮箱
|
个人网页
|
陈小勇
|
分子生态学、近海湿地植物生态学 |
021-54345370
|
xychen@des.ecnu.edu.cn | http://faculty.ecnu.edu.cn/s/119/main.jspy |
达良俊
|
城市生态学、植被生态学 |
021-54341272
|
ljda@des.ecnu.edu.cn | http://faculty.ecnu.edu.cn/s/251/main.jspy |
李德志
|
种群与群落生态、生理与理论生态、应用生态学 |
021-54341163
|
dzli@des.ecnu.edu.cn | http://faculty.ecnu.edu.cn/s/718/main.jspy |
李俊祥
|
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环境遥感与GIS应用 |
021-54341161
|
jxli@des.ecnu.edu.cn | http://faculty.ecnu.edu.cn/s/826/main.jspy |
王开运
|
生态系统生态学 |
021-54341136
|
kywang@re.ecnu.edu.cn | http://faculty.ecnu.edu.cn/s/1289/main.jspy |
王希华
|
植被生态学、恢复生态学 |
021-54345010
|
xhwang@des.ecnu.edu.cn | http://faculty.ecnu.edu.cn/s/1267/main.jspy |
夏建阳
|
全球变化生态学 |
021-54341270
|
jyxia@des.ecnu.edu.cn | http://faculty.ecnu.edu.cn/s/3213/main.jspy |
阎恩荣
|
植物功能生态学、群落代谢生态学、资源植物学、全球变化生物学 |
021-54341164
|
eryan@des.ecnu.edu.cn | http://faculty.ecnu.edu.cn/s/1665/main.jspy |
由文辉
|
湿地生态学、生态工程学 |
021-54345266
|
youwh@yjsy.ecnu.edu.cn | http://faculty.ecnu.edu.cn/s/1592/main.jspy |
周小奇
|
土壤微生物生态学 |
021-54341157
|
xqzhou@des.ecnu.edu.cn | http://faculty.ecnu.edu.cn/s/3312/main.jspy |
周旭辉
|
全球变化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 |
021-54341275
|
xhzhou@des.ecnu.edu.cn | http://faculty.ecnu.edu.cn/s/3040/main.jspy |
张 健
|
生物多样性、宏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物地理学 |
021-54341279
|
jzhang@des.ecnu.edu.cn | http://faculty.ecnu.edu.cn/s/3492/main.jspy |
李秀珍
(河口所) |
景观生态学、湿地生态学 |
021-62233002
|
xzli@sklec.ecnu.edu.cn | http://faculty.ecnu.edu.cn/s/714/main.jspy |
张利权
(河口所) |
湿地生态学 |
021-62232599
|
lqzhang@sklec.ecnu.edu.cn | http://www.sklec.ecnu.edu.cn/Staff/ZhangLiQuan |
王天厚
(生科院) |
鸟类生态学、湿地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育 |
021-62233012
|
thwang@bio.ecnu.edu.cn | http://faculty.ecnu.edu.cn/s/1259/main.jspy |
朱瑞良
(生科院) |
苔藓植物学、药用植物学 |
021-62232458
|
rlzhu@bio.ecnu.edu.cn | http://faculty.ecnu.edu.cn/s/1760/main.jspy |
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一、流动站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建立于2006年,含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两个二级学科,站内合作导师9人,主要开展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城市和三角洲环境质量演变与区域环境管理等方向的研究工作。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同生态学科协同发展,目前学校“环境生态学”学科排名稳定在ESI全球排名前1%。
岗位 |
姓名 |
联系电话(座机) |
|
站长 |
杨凯 |
021-54341069 |
kyang@re.ecnu.edu.cn |
秘书 |
宋萌 |
021-54341162 |
二、流动站合作导师
姓名 | 研究方向 | 办公电话 | 邮箱 | 个人网页 |
车越 | 环境管理(环境政策模拟及生态和社会响应) |
021-54341060 | yche@des.ecnu.edu.cn | http://faculty.ecnu.edu.cn/s/195/main.jspy |
黄民生 |
水处理工艺技术、水环境治理与修复技术、 环境微生物及应用技术、排水工程生态化技术 |
mshuang@des.ecnu.edu.cn | http://faculty.ecnu.edu.cn/s/460/main.jspy | |
谢冰 | 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微生物技术、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等 | 021-54341276 | bxie@des.ecnu.edu.cn | http://faculty.ecnu.edu.cn/s/1524/main.jspy |
杨凯 |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区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 | 021-54341069 | kyang@re.ecnu.edu.cn | http://faculty.ecnu.edu.cn/s/1586/main.jspy |
赵雅萍 | 环境化学(纳米材料高级氧化技术、 吸附分离技术) | 021-54341241 |
ypzhao@des.ecnu.edu.cn | http://faculty.ecnu.edu.cn/s/1924/main.jspy |
周天舒 | 环境污染分析、色谱方法研究及应用、环境污染物的生态毒理效应 | 021-54341277 | tszhou@des.ecnu.edu.cn | http://faculty.ecnu.edu.cn/s/1925/main.jspy |
张经 (河口院) |
生物地球化学与化学海洋学 | jzhang@sklec.ecnu.edu.cn | http://www.sklec.ecnu.edu.cn/Staff/ZhangJing | |
陈中原 (河口院) |
河流-三角洲沉积地貌过程、水文地貌过程、环境考古 | 021-62233465 | z.chen@ecnu.edu.cn | http://www.sklec.ecnu.edu.cn/Staff/ChenZhongYuan |
陈振楼 (地科院) |
城市水环境和水资源、河口滨岸湿地生物地球化学、 生态环境安全与风险评估、城市自然灾害减灾防灾、环境污染修复与治理 |
zlchen@geo.ecnu.edu.cn | http://www.ecnuwaterproject.com/leadercontent.asp?id=5 |
一、申请条件
1、博士后申请人员须获得博士学位,年龄35周岁以下,身心健康,品学兼优,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申请进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人才紧缺基础薄弱的自然科学领域流动站或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
2、本校教职工(晨晖学者除外)原则上不得以在职身份进入本校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进站流程
为保证博士后的质量,一定要坚持择优录用的原则。凡申请来我校做博士后人员,需按以下程序进行:
1、联系导师,初步考察
申请人自行联系合作导师,由合作导师对申请人进行考察。合作导师须对申请人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身心状况及思想品德等各个方面进行考察。申请人须确定进站后的研究方向,完成《华东师范大学地学部学科博士后计划申请表(简称“申请表”) 华东师范大学地学部学科博士后计划申请表 - 2018年版。经合作导师同意,申请人向流动站提交电子版申请表和进站材料(后附进站材料清单)。
2、进站考核,签订合同
流动站须对申请人所提交的申请表和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组织专家组(原则上须由九位以上正高级专家组成)对申请人进行面试评审,面试内容包括申请者的思想政治(师德师风)、研究计划、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心理素质以及以往所取得的科研成果。面试须投票表决,申请人须获得三分之二(含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票数方可进站。经专家组面试考核通过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与申请人签订工作合同。
3、递交材料,办理进站
申请人通过面试评审后,登陆中国博士后网上办公系统提交进站申请,由流动站联系老师向博管办提交申请,包括校内电子签报和书面材料。由博管办工作人员负责审核进站材料和办理进站事宜。
4、收到通知,到校报到
博管办工作人员办理好进站手续后,向申请人发布进站通知。申请人须在进站之日(上海市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审批日期)起3个月内到校办理报到手续。
(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地址:中北校区办公西楼3105室 / 闵行校区行政楼1017室;联系人:江老师;电话:62231157 ;邮箱:xjiang@admin.ecnu.edu.cn)
其它博士后进站与报到事宜可登录我校博士后工作办公室http://postdoctor.ecnu.edu.cn/34/0e/c14594a275470/page.htm
三、出站流程
http://postdoctor.ecnu.edu.cn/85/93/c14595a165267/page.htm
博士后出站材料http://postdoctor.ecnu.edu.cn/85/9b/c14595a165275/page.htm
四、申请延期
博士后在站时间一般为两年,如因工作需要,确需延期的博士后,须在期满前至少2个月向流动站提出延期申请,由招收单位或流动站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后签报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审批,并附《博士后延期出站申请鉴定表》 博士后延期出站申请鉴定表。
五、申请退站
http://postdoctor.ecnu.edu.cn/85/9d/c14595a165277/page.htm
附:进站材料清单
(1)《博士后申请表》(一式2份,在线填写、生成并打印);
(2)《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审核表》(一式2份);
(3)《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学术部门考核意见表》(一式2份);
(4)《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工作计划》(一式2份);
(5)《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合同》(一式5份)。
(6)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或答辩决议书 (若博士学位证书还未拿到,答辩决议书须盖博士毕业院校学位办公章,进站半年后交验博士学位证书原件并提交复印件)(一式2份);
(7)身份证复印件(外籍人员提供护照)(一式2份);
如果申请人为在留学归国人员,除(1)-(7)项材料各一式2份外,还需:
(1)教育部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如果申请人为外籍人员,除(1)-(7)项材料各一式2份外,还需:
(1)教育部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2)办理工作许可证所需材料(详见第五项)
如果申请人为工作站联合培养博士后人员,除(1)-(5)项材料各一式3份外,还需:
(1)《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项目立项表》(一式3份);
(2)《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项目指导小组考核意见表》(一式3份);
(3)《联合培养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协议书》(一式3份)。
附件: 进站相关表格